信息公告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5-04-29
浏览量:
礼乐铸魂,明德传薪,于行走课堂中探索文化育人实践 ——旅行与休闲系实践教学活动次日纪实
继首日台儿庄的红色精神洗礼后,旅行与休闲系李冉老师、韩兆君老师带领2024级导游专业98名学生,于次日赴曲阜尼山圣境,开启以“礼乐文化”为核心的文化育人之旅。师生通过观演、实践、体验等多元形式,将儒家思想精髓与导游专业技能深度融合,在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地探寻职业使命与文化自信。
01
尼山晨光:礼乐启程,研学赋能
师生一行抵达尼山圣境。作为孔子诞生地,尼山以其“仁山智水”的自然格局与“明礼天下”的文化内核,成为儒家思想活态传承的典范。
02
《金声玉振》:礼乐史诗,由凡入圣
首站师生齐聚大学堂礼乐堂,观看大型礼乐文化剧目《金声玉振》。该剧以孔子“人生九阶”为脉络,通过“太荒之始、启蒙开智、大婚仪典、圣贤大成”等九大篇章,融合传统乐器、全息影像与舞台机械,演绎君子由凡入圣的成长历程。舞台中“八音”奏响,巨幅竹简缓缓展开,学生们沉浸于“齐家治世”的家国情怀与“荣归故里”的文化寻根中。韩兆君老师现场解析:“礼乐不仅是仪式,更是社会秩序的根基。导游讲解红色景点时,需以‘礼’传递历史温度,以‘乐’激发情感共鸣。”
03
大学堂研学:知行合一,问道圣贤
午餐后,师生深入大学堂开展实践教学。在百米长廊中,学生分组模拟讲解颜回、子贡等贤士的生平故事。于仁厅内,学生执笔誊抄《论语》名句,伴随古乐悠扬,体悟“学而时习之”的治学精神。
作为学院党建品牌“红色山东 行走课堂”的重要一环,次日教学以尼山圣境为“活态教材”,通过“礼乐熏陶+实景沉浸+思辨研讨”,实现了红色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赋能。学生们在手读《论语》中感悟职业定力,在“光影叙事”中创新表达形式,为讲好“中国故事”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气。第三天,师生将奔赴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,继续以脚步丈量文化沃土,以专业传承精神火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