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公告

您的位置:

首页 - 信息公告 - 信息公告

信息公告

红色山东 行走课堂 | 赓续红色血脉,点燃信仰之光

来源:

发布时间:2024-11-22

浏览量:

  cover_image

  红色山东 行走课堂 | 赓续红色血脉,点燃信仰之光

  (一)

  引言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用好红色资源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,深化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”。善用红色资源是“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”的要求,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的重要路径。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立足全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革命文化特色,创建“红色山东.行走课堂”党建品牌,依托山东省各个地市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深度挖掘山东革命英雄人物故事、战争纪念场所、革命历史等红色文旅资源,让抗战精神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成为大学生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。

   01.视频讲解

  本期推文由旅行与休闲系的杨金帝同学为我们带来“沂蒙红嫂”祖秀莲的感人事迹,领略那时的军民情怀

  舍己救人光辉闪耀,光荣入党初心不忘

    02.故事梗概

  Picture

  1941年11月6日,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,突与一队日军遭遇,被敌击中数弹倒地,后日军又趋前连击两枪,并用刺刀乱刺其腹部,认定郭已死后离去。郭伍士苏醒后,被祖秀莲发现,立即扶回家中抢救。先用温水擦净郭全身血迹,又对其身上多处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。为防日伪军搜捕,祖秀莲一家在西山沟里挖了个山洞,将郭伍士转移到山洞里,每天送水送饭,为其擦洗伤口。因缺医无药,加之山洞潮湿,数天后,郭伍士伤口化脓,全身发烧,处于半昏迷状态,大便也不能自理。祖秀莲十分焦急,到处打听药方,并采集中草药,天天为郭擦洗伤口。为了使郭早日痊愈,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糠咽菜,用纺线卖的钱买回米、面做给郭吃。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,郭伍士的伤口一天天好转,后转部队医院治疗,痊愈后重返前线。1942年10月,日伪军,12万余人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“扫荡”,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,帮助抗大一分校掩藏文件和物资,并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。

  1947年,郭伍士复员,没回原籍山西省辉同县,而在沂蒙山区安家落户。1958年,他正式认祖秀莲为母亲,并带爱人和两个孩子迁至桃棵子村,同祖秀莲住在一起,以照顾老人。1970年底,祖秀莲不顾80岁高龄,仍到南墙峪水库工地劳动。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Picture

   相关资料   :

  https://mbd.baidu.com/ma/s/LOWBwEjy

  (百度百科)

  http://yimeng.dzwww.com/ymgs/201904/t20190410_11430998.html?_refluxos=a10

   (大众网)

  03.结语

  Picture

  来到祖秀莲的故居,那股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冲击着每个人的脑海,她是那么的细致入微,像照顾自己孩子那样照顾八路军战士。正是因为有了像祖秀莲这样的人,才值得战士们为人民英勇无畏,前仆后继。

 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,祖秀莲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行动的号角。在校园内外,我们可以通过志愿服务、社区帮扶、文化传承等活动,将这份军民情深的精神传承下去,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对历史的尊重,激发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
  让我们以祖秀莲为榜样,将这份生死与共的军民情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,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。

   04.倡议

  Picture

  这种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,不仅挽救了一个战士的生命,更成为了沂蒙红嫂精神的生动体现。祖秀莲的事迹,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,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党爱军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奋斗。让我们携手同行,将沂蒙红嫂精神代代相传,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,激励我们不断前行。